本報記者 李煜
清明節前夕,記者專訪了李木鐸烈士的女兒——寶雞市太白縣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隊車管所民警李文佳。讓我們跟隨她的講述,一起懷念李木鐸烈士……
記者:你記憶中的父親是什么樣的?
李文佳:記憶中,我的腦海里都是父親出事那天的血跡。
記者:那你想他的時候怎么辦?
李文佳:我想他的時候會把鞋脫掉,看看自己的襪子夠不夠干凈。十幾年了,有一個瘦高的背影每晚幫我洗襪子,父親這份看似不起眼的堅持,讓我明白了什么是關愛。
記者:你父親對你嚴厲嗎?
李文佳:很嚴!初二時,我的腿骨折了,本想能夠心安理得地在家休息,沒想到只休息了一天,父親就開始了三個多月的“背孩子上學”工程。為了不讓我落下每一節課,他的汗水滴在我的手背上,早上趕時間曾讓我撞過好幾次門框。
記者:為什么你說父親是個“老古董”?
李文佳:信息時代了,他卻給我頻繁寫留言條。我時常在枕頭邊或是書桌上發現他給我的紙條,大多是些勉勵的話,比如,“知可化愚,行可濟民,共勉!”偶爾有幾句讓我心驚膽戰的話,類似于“近期疏于督管,望自律,否則后果自負。”
記者:追悼會那天,當你看到那個嚴厲的父親如此受人尊敬時,你是怎么想的?
李文佳:說起父親的工作,我只知道他特別忙,無論當刑警還是交警,他都忙,忙到見少離多,直到他離開了我。2009年冬天,父親走了,我絕望過、頹廢過、自暴自棄過。追悼會那天,寺溝村的徐支書帶著村里的板栗銷售合同來到靈堂前,50多歲的男人張著嘴仰面朝天哭得像個無助的孩子;身患白血病的13歲少年郭倫栓一家悲痛欲絕地跪拜在墓碑前;數不清的陌生人自發地涌向街道,依依惜別相送這位人民的好警察……這時,我才知道他生前做過許多不為人知的好事。靈柩停放的那幾天,凡是到交警支隊的出租車通通不收錢。我震撼了,因為從未想過那個嚴厲而且不通世故的父親竟是如此受人尊敬。
記者:是什么讓你決定棄文從武完成父親遺愿,成為像你父親一樣的人民警察?
李文佳:當我翻看父親的遺物時,有這樣一句話讓我找到了答案:“吾輩雖不能提攜玉龍,馳騁沙場,但心甘情愿,無怨無悔!”原來,我父親心中一直住著一個英雄。為了他未完成的英雄夢,我決定棄文從武。2011年9月,中文系畢業的我在父親墓碑前立下誓言:“風檐展書讀,鐵骨傲蒼穹,此生無悔披戰甲!”之后,我開始了四年的警校生涯,整整8年的大學鍛煉,只為初心不改。2015年7月,我在組織的關懷下被安排在父親生前的單位工作,可我不甘心,因為我還不是一名真正的人民警察。為了繼承父親的遺志,2017年8月,我通過省考,成為寶雞市太白縣公安局的一名見習民警。終于,我穿上和父親一樣的警服了。
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父親用行動詮釋了一個人民警察的責任與擔當,用生命解讀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拳拳忠義。“將不畏死,兵何惜命!”我定會將父親未完成的使命繼續堅持下去,“民有所呼,我必有應!”我再也沒有爸爸了,可我心里住進了一個英雄,他盤馬彎弓,所向披靡……